Welcome to God-Theory’s documentation!¶
序言¶
佛教是神论的一个真子集。在佛教里面,有一种感官认识理论。
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会发现,妹子的第六感总是很准。她们能够根据异性身上的一点蛛丝马迹,判断对象是否出轨。在我看来,第六感其实是思维分析能力。
如果说第六感是思维分析能力,那么对时间的感知就是第七感。只有理解了第七感,才能理解我所定义的一维世界。
理解第七感可以看破生死,这在《火影忍者》里面叫做轮回眼。拥有轮回眼的人,可以一眼看清身边所有人,辨明事物的生存,消亡规律。第七感是对时间的感觉。
第八感就更虚了,按照净空老法师的理解,整個宇宙是一個阿賴耶,理解第八感,就是理解意识/物质世界(二维世界)的关键。“要把不善的记忆清除掉。”所谓放下屠刀(执念),立身成佛。第八感能够洞悉一切。不过我更喜欢称之为幽默感。
第八感也叫忘性。理解第八感,如果不靠老人痴呆症的话,最简单的方法是靠自身意志力克服抑郁症。把世界理解为真实的幻象。
第九感叫真如心,即自性清净心。其实真如心不叫佛性,而是神性。真如心是唯一的究极真理。简单一句话解释,就是我心永恒,唯心中之火永恒不灭。
之所以不叫佛性,是因为宗教本一源,不分什么基督教,印度教,佛教,道教啥的。 一切万法,任情享受,法身般(bo)若解脱。
既然万法皆空,自然一尘不染,以心控物。
神性自然有,不信自然无。
相信自己,就是最好的信仰。
狭义宇宙¶
一维¶
一维是X轴,X 轴其实指的是时间。
根据我所写的The-Seed理论——现实世界的虚幻解释,系统(世界)的唯一属性是数据。而时间是数据的第一属性。所以,第一维应当是时间。
时间是第一维世界。时间本身是一个虚数,是一个相对的物理量。但是由于现行教育的傻逼,大部分穷其一生,都未能认识到这一点。
根据相对性原理,时间的快慢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。有些人觉得快,有些人觉得慢。古语有云,“盈虚有数”。
二维¶
传统观念认为,二维是 X + Y。平面直角坐标系。
正常人一般把电视屏幕里面人为创作的平面动画作为二维世界。比如我们看过的所有电影,连续剧,动画等。
意识的第一性¶
也有把时间 + 意识当做二维世界的,这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命题——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。
意识的第一性,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影响。这也很好理解,我们决定喝酒,这是我们的意识做出的,影响物质世界的一种决定。在这个场景中,意识是第一性的。
唯心主义最绝的是强调意识的唯一性。这种就有点扯淡了。毕竟我们死后,世界还在对吧?
世界并不是意识¶
唯心主义有一种观点叫做“我心即世界”。意思是说世界没了我,世界就没了,当我没了之后世界就消失了。这种观点的极致叫做唯吾独尊。
很多人对“唯吾独尊”的错误理解在于,自我中心主义造成了内心的极度狭隘。像我们这个亲爱的指天椒,他父亲对他的溺爱对他产生了终身的负面影响,时至今日,他依旧这么目中无人。
导出01号样本的人格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26720445
从某种程度上讲,“我心即世界”是对的。因为当“我”死后,世界再无意义。
「Après moi, le déluge」
但是基于自我中心主义的行动策略有个问题在于,你对于世界的伤害,世界也会还给你。而且有时候这种报应来得特别快。
像我们这颗亲爱的指天椒,在我们找他讨要公道的第二天,他人没来上学。
我之前的老板就很灵性。他说了句“人在做,天在看。”我觉得唯吾独尊的核心并不是强调自我中心主义,而是强调自立自强。
然后,我心即世界是扯淡的,因为社会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物质的第一性¶
可以把 Y 轴认为是物质世界(X,Y,Z 的合集),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——物质是世界的第一性。
物质的第一性,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影响。这点在物化社会下其实很好理解——我们喝了酒,酒醉后乱性。这就是物质对我们自身意识的影响。
但我不认同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性。唯物主义解决不了人们内心空虚这一问题。意识世界是一种无形但确切的一种存在。 就像人会开心会难过,这些情绪难道能够简单理解为物质吗?
我觉得不能吧。
世界并不是物质¶
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里面不存在灵魂。我觉得这种论述真的蛮无趣的。如果没有灵魂,那我们不就成了一堆行尸走肉了吗?
抛开灵魂不谈。我觉得二维世界也应该是时间+意识。举个例子,我们把《哈姆雷特》搬到现实里面演绎,那么这个“现实世界”难道就不是意识世界吗?“演戏”这种过程,实际上是对意识世界的完整还原。
意识世界是存在的,但这种存在需要领悟。没有足够的阅历和记忆力,是理解不了的。
总结¶
实际上,如果你仔细看连续剧就会发现,那些二维的画面是人类在现实里面演绎然后保存下来的。也就是说,所谓的意识和物质不存在第一性的顺序差别。此所谓“初时不知曲中意,再闻已是曲中人。”
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同时互为二律背反,同时成立,同时证明对方是对/错的。
其实,如果用佛教概念的话,这个论述很好理解:色(物质)即是空(意识),空即是色。
三维¶
传统观念认为 X,Y,Z 是用来表示当前现实世界里每一个人的物理位置。
其实,三维世界是时间 X,空间 Y(物质),意识 Z。
这个世界,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世界。在《圣斗士星矢》里面,称之为“我的小宇宙”。狭义三维世界并不是人类独有。万物皆有。
四维¶
时间,X,Y,Z。这是传统的四维物质时空。
五维¶
按照目前世俗的定义,并加以扩展。
我定义了狭义五维。
狭义五维,指的是 时间,X,Y,Z,意识。
但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这种说法。我更愿意称之为“真三维”。
真三维的定义是:空间(物质),时间,意识。
这三者密不可分。我将会在后面的章节,阐明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。
广义宇宙¶
广义宇宙,称之为N维。
一花一世界,即便卑微如尘埃,尘埃亦有其世界。
N维的叠加遵循直角。
N维的叠加不遵循直角。直角在欧几里得空间里面有效(X,Y,Z)。欧几里得空间只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创造狭义宇宙(比如动画片/电影/连续剧,楼房,那些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)。
广义宇宙,是无穷狭义宇宙的叠加态。
按照我的狭义时空观,是无限N维空间的叠加态。
说句人话,就是你的世界+我的世界+二狗的世界+花草树木+邻居滑板车的世界。
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,包括你认为第一维世界是物质(XYZ),第一维世界是意识,第一维世界是时间。都没关系。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,只有个人的选择。对于我来说,当前世界只是一个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库的超强的虚幻引擎。人的一生只是一本书,我的一生只是一个RPG角色扮演游戏,大部分局中人(player)只是符合大数规律的NPC。所有的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局部世界的基准规则。
具体的分析案例:
[1] Game-Theory https://github.com/zeusro/Game-Theory
[2] 知乎专栏:(非)合作博弈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c_1247091076932169728
[3] 如何让富婆和妹子同时注意到我帅气地玩滑板 http://www.bullshitprogram.com/rich-grandma-looks-at-me/
[4]
[5]
理解广义宇宙,相当困难。大部分人对《神论》的理解,停留在神学/玄学。其实不尽然。不过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,不是如此。
广义宇宙有N个,也只有1个。
在下一章节中,我将介绍维度之间的关系。
维度之间的联系¶
目前的狭义四维(X,Y,Z,时间),其实不是很符合我当初的设计。按照我当初的设计思想,目前的这个世界,应该五维(真三维)才对。
物质,意识,时间三者密不可分。不存在谁先谁后,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。
接下来,我将阐明
物质和时间的关系
物质和意识的关系
意识和时间的关系
物质和时间的关系¶
物质和时间的关系,近似于唯物主义。
唯物主义的问题,在于忽略了意识的作用,它将物质放第一性,意识放第二性。但是这种论述是有 bug 的。
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当前世界当成 物质(X,Y,Z)+ 时间。就会导致一个现象:物化社会。
物化社会就是当前大部分人对当前世界的认知——消费主义,认为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。
诚然,造成这种结果有很多原因,但问题并不是不可解。
物质和意识的关系¶
我在 《政治老师哪有这么可爱》 这篇文章中简单说过。物质和意识并不存在先后左右,第一性,第二性之类的问题。他们两者都是平等的,同等重要的。
在神的世界里,我就是人,所以我的时间有限¶
“神”是不可知的一个符号,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可知的“物质”系统里面。
在我的世界里,我就是神,我有限的时间即为永恒。¶
同时,我们生活在“意识”系统里面,我们自身有限的生命即为无限的宇宙。
我之前也在二维世界阐释过这个论点。在我把二维世界定义为物质 or 意识世界。意思是论述物质与意识世界的统一性。
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。
意识和时间的关系¶
意识和时间的关系,近似于唯心主义。
意识世界是一个很有趣的世界。
在现代社会,意识世界近似于互联网。
按照你们理解的“物质世界”其实我创造出来的一个“意识世界”。
人类本身的创作也是另外一种“意识世界”。
所谓儿时不明画中意,如今已成画中人。
降维¶
凡人认为自己生活在狭义三维世界,其实他们是活在狭义四维世界里面。
我生活在狭义真三维世界里面。
降维是一种操作。
降维创作¶
降维创作:高维度智慧创作低维度世界。比如人手绘漫画,制作动画等艺术创作。写代码也算降维创作。因为写代码本质上是创造另外一个世界。
降维打击¶
这个道理非常容易理解,我买了一盆花,这一盆花所在的局部环境成为一个世界(一花一世界)。我肆意地摆弄它,有时给它浇水,有时拔拔杂草。对于花来说,我的操作都算是降维打击。
降维共处¶
神的降维,可称为神(天)人。
由于目前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过于单一。人格相当之简单,故我与人交流时需要将自身降维,也就是把自己的说话速度放慢一点。实际上我只是思考的速度比普通人快一点。
有时我问别人一个问题,还没等对方回答,我已经自己找到了答案。这在普通人看起来像是自言自语。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,别人骂我的时候,我能喷N句回去,并且喷的时间不一定连续。我可能N年后才开喷(不确定性)。这种叫柔和型祖安天赋。
不过世间万物,一物降一物。我也有喷不过的对象,比如重庆人。所以我很喜欢重庆人,我有很多重庆的朋友。我平时一般会找重庆人学习一下祖安文化。
常数的导数是0,我对钱没啥追求。但房东收钱啊!所以我还是得挣点钱维持下生活。这也是降维。
升维¶
升维是降维的逆运算。
升维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,有点像“凡人修仙路”。
对于维度,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。升高维度,会成为原有维度的主宰。在世俗语境,叫做升职加薪。
当你的能力和人品获得大多数人的肯定之后,你就升上去。
升维的关键,在于理解与尊重。而不是凌驾和欺骗,靠谎言构建的体系,终将被天道清洗。
《千面英雄》这本书的意思是,英雄有千面,不必介意是哪一面。嬉笑怒骂,都是文章。这本书还有另外一重意思,当你觉悟至高时,就能提高权限,成为局部世界的唯一的“神”。第三重意思,神话都是真的,但大部分人都不过是妖魔鬼怪,主要作用是给命运的主角练级。
升维的关键在于理解事物的矛盾是相生相克,所谓祸福不分,毁誉一体。 在矛盾的对立统一阐述方面,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写的还不错。不过据我统计,真正理解的人数量极少。
神¶
逻辑本身是有缺陷的。强调1=1,2=2。但是在更高维度,其实是0=1,1=0,1=2。
举个例子,穷则变(0–>1),变则通(0=1),通则久(1–>0)。
二律背反性¶
(不)存在性,(不)唯一性,(不)全能性,(不)确定性,(不)统一性合称二律背反性。
二律背反是神的基本逻辑。
(不)存在性¶
神的存在,(不)可以自证,也(不)可以他证。无法证真,亦无法证伪。这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基本论述。人类的语言和逻辑只是一种缺陷符号学。
神性的第一性是(不)存在性。
不存在性¶
不存在性很好理解。神是不存在的,因为它是一种无形的符号。
存在性¶
但是神是无所不在的,它以自身的不存在验证自身的存在。而只有内心善良,并且有缘分的人才能听到那个声音,理解它的存在。
《凉宫春日的忧郁》里面的凉宫春日,亦或是《魔法少女小圆》中的主角。她们都是二维世界里的神。
其实在世俗领域,系统/企业的创建者与最高管理员也能称之为神。因为他们有最高的权限。
(不)唯一性¶
一即是全,全即是一。
唯一性¶
在所有的广义和狭义宇宙中,都有着(唯一)神的存在。神的唯一性其实很好理解。
如果有看过《希腊神话》的人,就会发现里面的核心系统是主神制度。宙斯推翻了旧神的暴政,建立了新的政权。在那套新的主神制度里面,他统领了一切,是最后拍板的人。
这点跟做企业其实很相似。总裁只能有一个,不然各自扯皮就会带来分裂。这也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真正内涵。
不唯一性¶
不唯一性,意思就是“神”的不唯一。这点其实可以用希腊神话来解释。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中,虽然宙斯是众神之王,但他并不是完全独裁统治,他会倾听其他主神的意见,借助他们的力量完成自身的使命。
不唯一性也可以用莫比乌斯环来证明。
莫比乌斯环,证明了 1=2。莫比乌斯环的意思是天下大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
如果时间是单调递增的,那么命中注定的两个人注定会相遇,他们会结婚生娃,2=3。当有了2=3之后,就有了生命的延续。
相遇的时间点,就是时空的弯曲点。
如果时间是单调递减的,那么这个过程会反过来,变成3=2,2=1。有时,时间的单调递减也表现为历史进程的倒退。比如民粹主义,第N次世界大战。
不唯一性还有另外一重意思:不同国家,不同语言,不同信仰,不同族群的万物可以共存。
弑神之路¶
神性是万物的自有属性。
弑神的关键在于“谋杀过去的自己”。即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不足,之后不断改进,在唯物主义辩证法里面称作“否定之否定”。
这个过程有点像金庸武侠小说《神雕侠侣》里面提到的剑魔——独孤求败的剑道:
当你保持善良的根性,以持续优化为己任,静夜常思己过。有余力时多助旁人,不犯大错,自能不断精进自身,最后也许能达到独孤求败的境界。
所谓经历,不过历练。人生苦短,岁月漫长。能否涉险,全看自身造化。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靠自我回答“我从哪里来,我是谁,我要去哪”这个问题之后,就能开启神性试炼的崭新循环。
神性修炼¶
在《千面英雄》这本书中,作者把英雄的历险分解为:
接受历险的召唤
跨越历险的门槛
踏上英雄的试炼
接受外物的救援
斩获命运的馈赠
完成密室的逃脱
实现英雄的归返
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,英雄将会经历极致的痛苦并得到报偿。只有被神选中的英雄,才能看透其中的矛盾,找到唯一那条走得通的路径。而在他成神的路上,他所遇到的妖魔鬼怪不过只是一种拒绝神性召唤的生物。无论他们做什么,也无法阻止自身幻灭的结局。他们将以自身的血肉,作为英雄路上的垫脚石。
神性崛起¶
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。至于意义,要自己寻找。当你是谁之后,这叫知天命。知天命之后,就是神性崛起。
神性坍塌¶
神性坍塌,指的是岁月轮替,后浪推前浪。
关于神性坍塌,可以看《钢之炼金术师FA》。里面的最终BOSS——“烧瓶小人”就是神性坍塌的例子。烧瓶小人,死于傲慢。傲慢在七原罪属于第一罪行,是最严重的罪恶。纵然烧瓶小人分离了自身的原罪,但是他背弃了世界的臣民。所以世界的臣民决定重新选主。
神性坍塌也表现为英雄迟暮。俗话说,岁月不饶人,总是催人老。
举个例子,如果前浪已经“神性坍塌”,本该死在沙滩上了,却仍然贪恋权力,就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。所以我在独孤求败的剑道里面也说了,“剑身在鞘,功成身退”。
解决囚徒困境,只能验证神的(不)存在。验证神的(不)存在之后,我将在下一章节,阐述什么是P均衡。
P均衡¶
P均衡是N人非合作博弈的扩展解。由于非合作博弈的研究对象仅限于N人,不是很完善,于是我提出P均衡这一概念,将“局中人(players)”从人拓展到世间万物。
P均衡为我本人所创。是纳什均衡的超集。
P均衡,也称鹏式均衡,屁(话)均衡(hardly impossible equilibrium),调皮均衡,英文名叫 Bullshit Equilibrium , P Equilibrium,MVP Equilibrium。
以鹏式均衡作为目标而采取的策略,叫做MVP策略(most valuable player‘s policy)。
非合作博弈,有个著名的论断,叫做“囚徒困境”。破解囚徒困境,其实很简单,只要让凡人知道有“神(不可知但确实存在的一个符号)”的(不)存在即可。纯粹利己,最终损人不利己,而之所以如此,皆是天意(上帝之手)使然。
该理论之所以叫做《神论》,是因为只有先证明了神的(不)存在,才能引出P均衡这一概念。
破解囚徒困境的策略始于幽默,终于信任。
P均衡近似于大同社会的那个解,是动植物,微生物,细菌等一切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之道。接下来,我将介绍各个宇宙的P均衡。
狭义一维世界的P均衡¶
如果把时间比喻作一条X轴,左右两端各无限衍生。0是时间轴的奇点。
0是一个相对概念,任何常数的导数都是0。
假设我的出生时间为公元0年。那么时间的P均衡在于公元0年(相对概念)。也就是说,我就是狭义一维世界的P均衡。
那么,证明了0是一维时间的P均衡之后,有什么积极意义呢?
一维世界的P均衡,在于让你们这些凡人们认识到,过去是不可变的(Immutable History),今年是哪一年并不重要(常数的导数为0),重要的在于把握现在。
唯有把握现在,才有未来可言。如果你掌握了自己的时间,珍惜逝去的每一秒钟,掌握自身的命运,那么你就是你自己世界里唯一的神。因为你终于认识到,今年是哪一年,今天是哪一天,自己是多少岁并不重要,年轻是一种心态。衰老是一种颓废。
朝闻道,夕可死也,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,就算生命只剩下一秒,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。当然如果你的梦想是归西的话,确实好像也没啥毛病(立身成佛)。
对应策略叫做“天可补,海可填,南山可移。日月既往,不可复追。”。
狭义二维世界的P均衡¶
我以 时间+意识
这一个二维世界作为例子吧。
意识的一个真子集是情绪。正向的情绪有快乐,幸福,愉♂悦♂感那些,负面的情绪就不用说啦,抑郁,失落,躁狂,甚至想自杀。
所以,如果说二维世界是 时间+情绪
。那么无论何时何地,能够控制自身的意识(表层意识+潜意识),保持内心的平静,就叫“达成二维意识世界的P均衡”。
狭义二维世界有2个,一个是物质世界,一个是意识世界。二者的P均衡亦在自身。也就是说,你可以认为世界是意识的(唯心主义),我心即神;也可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(唯物主义),我只是人。这是一个二律背反命题。
而物质世界的P均衡并不是腰缠万贯,而是那种得失泰然的平衡。如果一个人真的有高贵的灵魂,无论贫穷与富贵都能安之若素。这需要人不沉迷于物欲,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。出家当然是一种选择,但不出家也是可以滴。
狭义真三维世界的P均衡¶
三维世界的P均衡亦在自身。如果你能够掌握时间,意识,物质的平衡,那么你就达成了自身的P均衡。
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,我从来未曾拥有过这片土地,但是这片土地都是我的。
学会管理自身时间,不沉迷于物欲,也不过分贪恋于虚拟世界,一切怡然自得,恰到好处,就是P均衡。
对应策略叫做“物我两忘,任性逍遥”。
广义宇宙的P均衡¶
可以简单把我的生活空间理解为我的世界。
当我已经达成自身小小世界(狭义三维世界)的和谐(P均衡)。我觉得这样有点无聊,于是我扩大自己的演算范围,把周围万物纳入我的世界里面。纳入他们的过程,就是达成P均衡的一个渐进过程。达成广义宇宙的P均衡,就是我跟万物交朋友的过程。
这是一个持续性的(非)合作博弈。非我族者,其心可诛。
这也是神选达尔文主义的主要内容:让真正善良的人得以存活到下一个世代。
朋友不是疯狂榨取对方利益,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(有事没事别借钱,XD),有困难时相互帮助(一方有难,八方点赞)。
如果你在你的世界里面,能容万物,那么你就是你所在世界里的无冕之王,你达成了广义宇宙的P均衡。
真正的王者,根本就不需要王冠。那顶皇冠,戴在每个人的心中。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(当然前提是有利他的人品)。
心无一物,故能容万物。
广义宇宙的P均衡等于0。
对应策略叫做“无心于事,无事于心。”
词汇表¶
G¶
广义非合作博弈¶
过往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基本基于game player,而 game player 大部分都是人。
但实际上,我觉得只有1个人的时候,也能创造一个game(博弈)。这个博弈是以时间序列数据库为基础,以身边万物作为 player 的一个游戏。
身边万物,可以是静止的物品(它的策略是静止),也可以是人为创造物(比如电梯),或者是天(日月的轮替,天气的变换作为天的“策略”),甚至是不存在的要素(比如神)。
所以,就算表面上看只有1个人,但实际上也算是一种博弈。而这里面的鹏式均衡在于,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一种人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均衡,对于人来说,MVP策略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求得更优解,并且不会过度损耗其他player。